新聞

返回上一頁
教育傳媒到校
2020年5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0年5月

敢於立新 成就專業人才 突破地域 開拓世界視野


惠僑英文中學鄭智賢校長以培育人才為首要教育理念,鼓勵學生挑戰新事物,讓他們發掘自我潛能,將來在各行各業回饋社會。

五十周年金禧校慶 見證豐盛教育成果

在惠僑英文中學秉承的教育信念裏,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有着不同天賦、性格與潛能。鄭校長分享,校方一直以來致力提供多元學習機會,使學生能在愉快學習中發揮無限可能。迄今,惠僑務實辦學已逾半世紀,來到2019 年,惠僑喜迎五十金禧,並於5 月25 及26 日舉行了一連兩天盛大的開放日。

鄭校長欣慰地說:「於開放日當天,師生同心籌劃了一系列精采絕倫的活動,以展示學校春風化雨五十年的成果,各科組不僅展覽出學生的豐富作品,老師們更花盡心思,設計出各類有趣的攤位遊戲。」鄭校長分享,讓他最開心的是莫過於在金禧喜慶當天,看見學生與家長們能寓學習於活動,既能共渡喜慶,亦能親子同樂。校慶當天,校方更邀得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女士、中聯辦副部長劉建豐博士作主禮嘉賓,各方友好、多間姊妹校、多屆舊生亦聚首一堂,同賀惠僑這個別具意義的里程碑。

重視語言教學 致力培育雙語專才

作為一所英文中學,校方格外重視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設計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策略。英文組多年來以 Learning English is “Funtastic”為綱領,Funtastic 即 Fun+ Fantastic,通過小班教學及多元化活動,讓學生在英語語境中進行互動學習,提升英語能力。英文科更出版校本英文生字冊“Words Worth”,讓學生有系統地學習英語。此外,教務組動員所有學科,提供常用英文詞彙,出版校本教材《Word Power》,擴充學生詞彙量。

中文方面,為提升學生的中文寫作能力,學校每年均出版《惠風》文集,輯錄及分析學生的優秀作品。今年更從近十年《惠風》中挑選最優秀的作品,編輯成星級作文教材《五十周年金禧版惠風》,附上中文老師們的精闢評語及賞析,足以媲美坊間寫作教材。歷年來,學生筆耕不輟,於各類寫作比賽中屢獲佳績,可見中文寫作教學頗具成效。

無懼追夢 培育學生成為領袖

鄭校長希望家長和學生不要抱着只要「讀死書」便足夠的想法,正如該校校徽上的拉丁文所寫:「無懼困難,逐夢追星。」學校提供一個追夢的地方,同學最重要是抱着嘗試的心態,如校訓宗旨:「堅毅不屈、勇於承擔、忠誠待人、勤奮不懈」,擁有堅毅的心是很重要,鄭校長鼓勵學生勇敢嘗試,因為不試就一定不成功。即使失敗還有許多其他出路。

曾經有學生到校長室,請求開辦或參加某些活動,只要環境許可,同學願意付出努力,學校會盡可能撥出相應資源支援,協助學生追夢。鄭校長最感自豪是學校畢業生遍佈各行各業,既有成為歌手、電視主持等演藝人士,也有劍擊選手,還有女騎師、賽車手,在體育界大放異彩,亦有校友獲得機師的專業資格,把一己之長發揚光大,成為各方面的領袖,回饋社會。

為發掘學生潛能,學校特別籌劃「一人一藝」 計劃,讓同學們發揮藝術創意,同學們可因應興趣選擇參與相應的活動。該校每周更開設兩節「多元活動堂」,以配合不同同學的興趣,例如化妝班、機械人學會、魔術班等,讓同學盡展所長。

培育學生 不遺餘力

鄭校長堅信只要學生有適當的培育,每位學生均可發揮潛能,所以學校除開設不同的補習班外,更推行「新來港學童適應計劃」、「朋輩輔導計劃」、「初中學習圈」、「中一迎新歷奇營」及「午膳迎新活動」等林林總總的措施,讓同學投入校園生活。透過各種措施,讓師友、學長與中一新生定期聚會,與他們同行初中成長路,讓新生感受「惠僑一家」的關愛校園文化。

另外學校亦設有「新來港適應計劃」,由資深社工帶領同學參與小組培訓,協助他們適應新的校園生活及建立朋輩支援網絡,並透過參觀活動及義工服務,讓他們走訪社區及著名景點,更快融入新生活。此外也為新來港學生提供「英語輔導」,以有趣生動的英語活動,帶學生走出課室,實踐所學,消除學習英文的恐懼,體會趣味。

世界學堂 學習無國界

除了注重學業成績外,學校還提供多姿多彩的活動,擴闊同學眼界,實踐惠僑「全人教育」的教學宗旨。面對課程改革,上課模式從傳統課堂授課,轉變為全方位、跨科學習,「世界學堂計劃」貫徹以「學生為本」的精神,並建立學生終身學習的態度,其目標包括﹕

  • 發揚惠僑英中培養學生立足香港,放眼世界的辦學宗旨;
  • 使學生接觸不同文化及歷史,增廣見聞、溫故知新;
  • 使學生透過親身體驗,瞭解並比較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
  • 使學生領略世界各地不同生活方式;及
  • 使學生嘗試獨立觀察,加強個人洞察能力。

自2000 年開始推行「世界學堂」計劃,至今已有二十年,讓每位同學在學期間最少有一次海外考察的機會,從中擴充認知體驗、拓展文化視野、學會包容不同文化、孕育大同心理。至今師生足跡已遍佈英國倫敦、韓國、日本、台灣、馬來西亞、泰國及國內大部分城市。

樂學善思 STEM 活動教育露鋒芒

配合全球教育趨勢,惠僑致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探究精神,積極發展STEM 活動教育,更鼓勵學生參與各項國際性比賽,展示所學。校方特別邀請了英國牛津大學物理設計研究所主任劉偉榮博士擔任學術顧問、資深數學科專家盧賢巨先生擔任數學科顧問,協助制訂 STEM 計畫,讓教學更上一層樓。

近年惠僑學生在STEM 範疇的全港性及國際性比賽中屢獲佳績,包括在教育局商校合作計劃中的「未來工程師計劃2019 -STEAM UP A SMART CAMPUS」比賽奪得亞軍及最佳創新項目獎、遠赴韓國參加「國際青少年機械人比賽 2019」並奪得銅獎;亦參加了「青年科技專才展覽及比賽」(中學組)與各中學及大專院校交流分享,更代表香港到北京參與「世界機器人大會(WRC) Dobot 智造大挑戰」,擴闊視野,汲取經驗。種種安排與規劃,讓學習能與世界新趨勢接軌,從實踐中愉快學習。

團隊訓練 自律自信

學校深信透過團隊訓練,培養學生成為自信的新青年。因此,所有中一同學必須加入聖約翰救傷隊、交通安全隊、少年領袖團、童軍或深資童軍其中一隊,藉着紀律訓練及領袖培訓,培養學生的自治、自律和服務精神。制服團隊更經常舉辦校內外活動和參與社區服務,學生從中培養出應變、解難及溝通能力,藉接觸社會不同階層的人士,了解他們的需要,從肩負社會責任中培養公民意識。

是師生亦是家人連續八年榮獲關愛校園榮譽

“Not only a School, but also a family with love.”是惠僑多年來的辦學願景。惠僑校風純樸,師生間彼此關愛,時常互相勉勵,相處和樂一家。本校連續八年榮獲香港教育局頒發的「關愛校園」榮譽,受到社會人士的肯定。

停課不停學 抗疫在惠僑

面對疫情,首當其衝的是今年應考公開試的中六學生,為了不讓疫情消磨同學的鬥志,老師們運用各種社交平台,如開設WhatsApp 群組、Google Classroom 等為同學們補課,並關心他們的情緒。此外,「中六畢業試」如常舉行,讓同學們在家亦能按時操練;任教老師則每天於WhatsApp 群組宣佈開考,使學生熟習應試模式。同學於指定期間回校交卷,由老師批改及錄影視頻講解答案。與此同時,學校四處蒐羅抗疫用品,製成抗疫包送給中六同學,讓他們安心應試。

為確保中一至中五的同學能跟上學習進度,全校各科都使用「Google Form」、「Zoom」進行實時教學,在學校網頁公佈各級的學習材料,讓學生和家長一目了然。此外,各科目也會按需要運用各種電子教材與電子工具,進行網上教學,實現「疫境自強•停課不停學」。在聯課活動安排方面,學校開設「停課不停學課外知識」短片頻道,提供有趣、實用的活動資訊影片,讓同學善用時間,接觸更多課外知識,充實生活。

在停課的日子裏,校長和老師們都十分關心同學們的近況,定期利用e-class、WhatsApp 群組等社交平台,與同學保持聯絡。班主任使用「陽光電話」,定期關心同學們的家庭生活狀況,了解他們是否有足夠防疫物資,有否需要情緒輔導和經濟緩助等。

至於校園則加強衛生清潔,如進入校園必須先量度體溫、戴上口罩,校門加設體溫探測儀,每樓層加裝自動感應消毒搓手液機,校工每日清潔消毒校園等。校長相信,只要師生齊心協力,必定能夠順利渡過這場疫症,延續金禧校慶後的辦學路。

錄製打氣歌 同心抗疫

學校亦安排合作多年的運動校隊教練制作教學短片 ,鼓勵同學在家多做運動。而本校的制服團隊亦透過 Google Classroom 鼓勵同學停課期間不忘做善事,每週分享一件自己做過的好事,增加正能量,同時透過短片教授急救及繩結等應急技能。

此外,學校藝術總監兼音樂科主任梁美薇老師和校友歌手何嘉俊,攜手製作抗疫打氣歌曲,並完成手語歌詞錄影,為同學和社會各界打氣,注入正能量。

抗疫加油歌
為了你,我打打氣,長期對抗為我哋;
全護理夠細心,我要衷心感激你﹗
為了你,我爭爭氣,提防對答口水飛;
高燒了,要隔離;一起對抗防疫我和你。
要多洗手咪通街走,口罩戴得正確;
要打乞嗤記得黯口,勿隨地亂咳嗽﹗
為了你,我打打氣,頑強作戰未退避;
憑著愛,打Covid-19,我要深深祝福你﹗
為了你,我加加氣,祈求世界振作起;
香港再創傳奇,堅守到尾凝聚我和你﹗
香港再創傳奇,堅守到尾凝聚我和你﹗

教育傳媒

「至今辦學已逾半世紀,惠僑英文中學致力提供多元 學習機會、設備齊全的校園環境,務使學生在愉快學習中發揮潛能,而師生一直齊心努力,默默耕耘,造就豐盛的成果。」惠僑英文中學 鄭智賢校長 「至今辦學已逾半世紀,惠僑英文中學致力提供多元 學...
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女士及中聯辦副部長劉建豐博士擔任該校金禧校慶的主禮嘉賓。 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女士及中聯辦副部長劉建豐博士擔任...
透過團隊合作,使同學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透過團隊合作,使同學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惠橋已連續八年獲得「關愛校園」獎勵計劃殊榮。 惠橋已連續八年獲得「關愛校園」獎勵計劃殊榮。
中六學生在家完成畢業試,回校交卷時老師送上防疫包,並關心慰問。 中六學生在家完成畢業試,回校交卷時老師送上防疫包,...
各科老師施展近年進修所得的電子教學策略,以實時教學確保同學能跟上學習進度。 各科老師施展近年進修所得的電子教學策略,以實時教學...
返回上一頁